“教改试点班”实施方案
日期:2018-10-04 00:00:00  发布人:ts-wlgl  浏览量:124

校企合作“试点班”工作方案

1、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与合作企业签订订单协议,学生毕业可以到协议企业就业。企业与学院共同组成专业课程开发小组,根据行业与企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共同开发和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共同研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共同拟定考试考核规范。并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承担合作专业的部分教学实训工作。    

2、与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所确定的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以及专业骨干教师座谈,开展广泛的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稿,并召开了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根据他们提供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主干核心课程标准    

学院专业老师与相关企业人员通过对课程所涉及的职业岗位和相应的工作要求进行调研分析,明确该课程应达到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对最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所列的主干专业课程和专业课程,全部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    

4、制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在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大幅度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以物流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物流工作流程为主线,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特色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围绕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以仓储和配送管理为重点的项目化课程。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坚持“行动导向”教学观,将“指导优先”与“建构优先”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努力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5、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形成“三段式”实践实训模式    

学院在合作企业挂牌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并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企业与学院共同制定完成学生实习实训计划实施和安排。合作企业接受物流管理学生观摩、操作、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提供设备、场地、人员等方面的支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逐步形成了以实战为目标的“一年级基础理论、二年级短期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实践实训模式。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融合,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对接。    

6、校企合作,开辟学生勤工俭学基地    

逐步和苏宁京东等企业挂牌“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勤工俭学基地”,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开展相关投递、派送等业务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活动机会并支付相应报酬。    

7、校企合作,进行员工培训学习

院借助继续教育、“叉车岗位技能鉴定点”等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按照合作企业要求,为其员工学历提升、技能鉴定、岗前培训等提供条件。   

8、校企交流,互派挂职    

学院每年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挂职、调研,培养“双师”队伍。合作企业,每年定期派遣中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管理、教学工作。

9、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文化氛围    

举办各种形式校企联谊活动,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通过校企联谊汇演、企业文化长廊等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在校园宣传企业文化,开展千名大学生企业游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生产流程及文化氛围。   

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学学院应根据企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合作方式,以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

核发:0 点击数:124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 ©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备案序号:鄂ICP备13001359号 技术维护:图文信息中心       鄂公网安备 42010702000258 号